职业闭店人、职业骗薪人……这些“”劝你pg电子娱乐平台,别碰

2024-09-13 15:55: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娱乐平台,pg电子娱乐平台,中消协9月9日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近来,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职业闭店人受到关注,什么是职业闭店人?职业闭店人又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今年3月,#央视曝光职业闭店人#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央视在调查包括南京等多地在内的“金宝贝”早教机构频繁闭店一事时,多位家长表示,在事件后期处理中出现了第三方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沟通协调工作。这些操盘的第三方群体被称之为“职业闭店人”。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pg电子娱乐平台,,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

  职业闭店人的一般操作是,在明知企业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职业闭店人”与“职业背债人”相互勾结并形成一条初见雏形的灰色产业链。“职业背债人”团队为“职业闭店人”提供符合条件的“背债者”,利用法定代表登记管理审核门槛较低以及股权变更实际目的难以判定等司法实践现状,恶意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以此实现逃避债务的目的。

  “职业闭店人”及“职业背债人”青睐居住于偏僻地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居民、老年人或者劳务人员,此类人群对恶意背债行为引发的法律后果缺乏必要认知,且名下往往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不具备可供执行能力。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闭店人”团队以高额回报招揽“背债人”后,再以“金融过桥”等方式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背债人”的信用资质,严重扰乱信用监管秩序。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对预付式消费责任主体、合同解释、赔偿损失责任等问题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谢勇介绍,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经营者一夜间“人去楼空”“卷款跑路”的行为构成欺诈。

  此外,意见稿还提出将“清算义务人和帮助逃债人作为责任主体”,第三人帮助经营者逃避债务,造成消费者损失,消费者请求第三人和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即便经营者试图通过更迭股东、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虚假清算等手段逃避债务,“职业闭店”行为也无法轻易逃脱法律的制裁。如果“职业闭店人”帮助原经营者逃避债务,消费者有权请求其承担连带责任,这直接打击了“职业闭店人”的操作空间。

  今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职业闭店人”清算责任纠纷案件。2023年,“职业闭店人”薛某接手一家瑜伽店后,恶意注销公司,导致原告王某的会员卡内剩余8000多元无法消费。

  法院经审理认为,薛某作为公司唯一股东,明知有大量会员债权未进行清算,却在作出债权债务已清理完毕的《清算报告》后,仍作出股东决定同意《清算报告》内容,同意公司注销,并向丰台区市监局申请注销公司,属于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的行为。该行为导致王某无法在合法的清算程序中申报债权,致使其债权无法受偿。薛某在注销公司时,亦作出《承诺书》,承诺提交材料真实性,故王某有权主张薛某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提示,本案中,“职业闭店人”薛某在不具备经营能力的情况下接店,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接受服务,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接手店铺后,又在短期内未经过合法清算程序的前提下,以虚假材料骗取登记机关注销公司,导致消费者无法在正常的清算程序中进行申报债权。此种行为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恶化了营商环境,应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此外,还有职业骗薪人通过伪造履历、虚构优质客户等方式,诈骗用人企业支付薪资,不仅违法,还挤占就业机会,致使正常人员无法就业,严重破坏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环境。

  今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特大团伙职业骗薪诈骗案。3月26日,法院对被告人陶某某(职业骗薪团伙成员)诈骗案公开开庭审理。在过去的几年间,该团伙肆无忌惮地瞄准沪上中小企业疯狂实施诈骗,让被害企业不堪其扰,有的企业甚至因此倒闭。

  检察机关介绍,2020年1月至案发,职业骗薪群体通过伪造学历证书,虚构工作经历、个人能力入职企业后,以虚构拜访客户记录等方式制造自己正在为公司努力工作的假象,以此骗取公司支付的底薪或业务报销款项。当被害单位发现上述人员未能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业绩一直为零,欲将其解聘时,部分人员还会以“正在寻找客户、客户资金马上到位”等方式拖延在职时间,以骗取更多薪资。经统计,检察机关认定被害企业260余家,该团伙涉案金额高达3500余万元。

  2023年10月起,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陆续对这起职业骗薪系列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截至目前已起诉188人,178人被判刑。

  9月3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公布一个案例。小陈到一家餐饮食堂公司应聘“饭堂厨工”,工资每月3600元。第一天结束后,主管便告知小陈不用来了,给其结算了一天的工钱。小陈认为,餐饮食堂公司的行为属于无故辞退,就此申请劳动仲裁,被驳回后向香洲法院起诉,要求餐饮食堂公司赔偿36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经调查,小陈在半年时间里,针对不同用人单位,先后提出共计11宗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诉求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在每家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大致是1至2天,最长不超过7天,说明其并没有与各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真实意思。法院最终驳回了原告小陈的诉讼请求。

  所谓“劳动碰瓷”,是指个别劳动者专门选取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就职,利用用人单位的疏漏与制度的缺失,通过消极怠工、主动找茬、秘密取证等方式主动提出辞职或诱导用人单位对其作出辞退处理,然后,向用人单位主张工资差额、加班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如此“维权”,不值得提倡,不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有些“劳动碰瓷”甚至涉嫌犯罪,不但不受法律保护,还是依法打击的对象。

  小编在此提醒,每一份兢兢业业的努力都值得尊重,投机取巧甚至违法获得报酬的做法碰不得!

  (综合来源:新华社pg电子娱乐平台,、人民法院报、中国之声、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每日新报等)

搜索